朱洪元(1917年2月8日-1992年11月4日)理論物理學家。江蘇宜興人。1930年就讀于浙江省立高級中學。1933年入上海同濟大學德文補習班,1934年入同濟工學院機械工程系,1939年畢業。1948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40年代全面研究了高速荷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所發出的電磁輻射的性質。1950年-1957年,朱洪元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1973年,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其中在1959年-1961年,參加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任高級研究員,并被選為1959年-1965年該所學者會議成員。1973年起,他先後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研究室主任(1973-1981)、副所長(1973-1984)、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81-1987)等職。60年代深入探讨了利用色散關系和麼正條件建立低能強作用的理論問題,并對含有光子、電子、中子和原子核的高溫高密度系統内部的輸運過程等作了深入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60年代中期與胡甯共同領導一些學者與國際上同時提出并系統研究了層子模型理論,開辟了強子内部結構理論研究的新領域。1973年張文裕、朱洪元等率團考察美國各地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及瑞士的西歐核子研究中心(CERN),其後逐漸形成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方案,最後在1983年,改定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方案。在推進中國物理學研究事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研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